下午,群里的小A分享了一个悲催的事情:
“几票货到***,邮件被劫持了。黑客盗用我们公司操作的账号向直客更新invoice,将银行地址改为***,直客将所有款多次打给了国外骗子账户。
后来直客将他和骗子的邮件记录转发给我,所有内容严丝合缝,和之前的我们和直客的对话内容完全接的上。蓄谋已久,通过之前沟通记录,知道货要到港了,黑进去,让客户付款。
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该怎么办?”
网络世界,信息安全,财务安全,至关重要。没有安全考量,不注重风险规避,一切利润、业绩、收入根本无从谈起,徒增无数烦恼与心酸。
邮箱被盗问题,其实之前在《细数国际货代行业的骗局》一文中详细提到过钓鱼邮件的问题。
这是国际贸易中最古老的骗局手段。
通常是邮件中带一些附件,只要你一点击,可能电脑就被植入木马,一段时间后再发作,然后你的邮箱密码被劫持,而你仍被蒙在鼓里。
骗子有你邮箱密码后,等于你就是裸奔了。
你与所有客户的联系与交易,他都看在眼里。一但他觉得时机成熟,通常会做两件事:
1.勒索。写一封邮件给你,然后标注你邮箱的密码,告知你他对你的情况知道的一清二楚。你给他打一笔钱,要不然他把所有客户泄露出去,或者以其它方式威胁你。
2.改收款银行账户。比如骗子潜伏偷看你的邮件,知道你接了一个大单,以你的名义给客户发账单,让客户把钱打到他的账户,或者等你开了账单后单,紧接着找个理由给客户发邮件说汇款到另一个银行账户。
不要觉得这种骗术弱爆了,在外贸圈,这种被骗屡见不鲜。国际货代圈,相对少,但不是没有。而一但中招,损失与后果可想而知了。
你说,被骗后报警。拜托,IP地址都是虚拟的,你都不知道骗子是哪国的。就算警察真的帮你找到骗子所在地,怎么执法?
要减少与避免这种邮件诈骗中招,可以做几件事:
A. 陌生的邮件少查看,可疑的附件不打开
B. 定期更换邮箱密码,密码一定要长,高强度,至少在10个细节,大小写数字特殊字符都要有。
C. 业务工作用企业邮箱,别用私人邮箱。少用业务邮箱去注册不正规的网站。
重视邮箱账号安全,使用正规的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,提高抵御黑客入侵能力,定期更换邮箱密码(越长越好,越复杂越好,别嫌麻烦),亡羊补牢,为时未晚。
不过问题产生了,换邮箱密码对这个事情而言于事无补,仍要解决。
当然第一时间要向警方报案,只不过,别抱太大的希望,通常是不怎么管用的。
一方面,货代的运费不比外贸的货款,不会特别高,几千美元,几万美元的,认栽吧,WJ不会特别的重视。
另一方面,这种境外网络诈骗非常隐蔽,追踪难度很大,且有跨境执法的问题,即便能立案追回运费,也是猴年马月了。
不过,硬币有两面。
邮箱被盗,货代被骗的是运费,不是货。对比货值,运费不是很多,对客户来说,损失不是特别大,只是不爽而已。而对货代来说,货权在手,没有放单,还有主动权。
这样可以宽慰安抚客户,让他往好处想,比如疫情间的运费还10000-20000多呢之类。
目的是引导客户让他再付你一次运费,这样你可以先放单,让客户把货提了。不然客户一直黯然神伤,因小失大,到时一直拖着而弃货,那你就更头大了。
需要提醒的是,这件事从法律角度看,客户付了运费,主观上不存在过错,已经履约了;而如果货代就是不放单,其实是违约的行为。
邮箱,货代自身负有妥当管理之责。被盗,具有明显的过错。应寻其它途径处理,并不能以此为理由,说没收到款就不能放单,这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。
你所能做的,就是在事情可能变得糟糕之前,将苗头掐灭。确切地说,安抚客户,避免客户通过法律诉讼,进而导致最后弃货,目的港费用一大堆。
公司和销售有必要承担一部分损失的,至少牺牲一些利润,比如原运费5000USD,现在让客户付4000USD放单。
不管怎么样,虽然错完全不在你,但要让客户看到你愿意去配合客户,一起解决问题的态度。
一味强调不是自己的责任,得不偿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