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这里有一枝全新正版进口派克钢笔,688块卖给你。需要吗?
纵然我说的天花烂醉,你大概率也是不会买的,咱俩又不熟。另外,大家都习惯了电子办公,貌似基本没有钢笔书写的需求。
倘若,我说这里有3款派克笔:
- 88 元-地摊山寨货
- 688 元-全新正版进口
- 1588 元-奢华尊卑绝版
你要哪枝呢?也许你会犹豫,但大多数人会选688。
事实上不管你选什么,我都不感兴趣,套路而已,反正受益的都是我这个无(You)良(Xiu)商家。
1. 概念
背后的逻辑,即是消费行为心理学概念:价格锚点。即在同类产品(服务)中,当客户(消费者)对价格不确定时,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,来判断价格是否合适。
第一:避免极端。在3个或者更多选择的时候,人们通常不会选择最低或者更高的版本,而更倾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产品。
第二:权衡对比。当消费者无从判断价值是高还是低的时候,他会去选择一些他认为同类的商品去做对比,让自己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。
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判断时,会以一个参照价格为基准。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,而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。客户要的不是实际的便宜,而是感觉上自己占了便宜。
价格锚点的逻辑,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。
2. 案例
日常生活中,价格锚点的套路营销无处不在。商家常通过设置高低不同的价格锚,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知,进而左右购买决策 。比如:
- 苹果手机每次推新产品时,配置不同,价格不同。内存有8G的,16G的,32G的,卖的最好的是16G的那款。
- 4S店销售大部分汽车都分低中高三个配置,不论哪个品牌,中配永远卖得最好。
- 健身房月卡360,年卡1880,季卡499。告诉我你会果断办哪个?
- 爱奇艺会员单次购买电影5块,这破电影还要5块钱,不值得。咦,包月只要15元/月,包年才100元,有新剧可追,刚好,别亏待自己,下单吧…
- 烤鸭店118元,168元,268都是一种鸭子,一种烤法…
- 同一筐橘子,10元一斤卖不掉。分三堆,一堆10元,一堆15元,一堆20元。10元那堆很快买完。
- 拍个婚纱照,5000块三套衣服太贵了?那好,商家说5500块五套衣服,6000块八套衣服。是不是你最后多花了500块,还觉得更划算?
3. 应用
价值锚点的概念适用性很强。事实上,它在货代分解式提案中也经常被用到,即不少货代老兵所熟知的报阶梯式运价。
只不过,何为阶梯,不少销售朋友还是一头雾水。该如何应用?让我们回归价格锚点中人们选取坐标感知价值时采用的两个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