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在国际货代的深蓝航道中,有那么一片绿色,它年青而长青。

想必你一定对苏伊士运河的“世纪卡喉”不陌生,也无比羡慕过别人家的“40个月年终奖”。这便是长荣Evergreen, EMC。

且看这只巨鲸在惊涛骇浪中的传奇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一. 船长的航海梦:长荣海运的诞生1927-1968

1.1 基隆港的逐梦少年

1927 年 10 月 6 日,台湾省宜兰苏澳的一个普通渔家,在呼啸的海风中迎来了一个男婴——张荣发。

这个木匠船工的儿子,自小嗅着咸腥的海风长大,大海的辽阔与严酷,早早刻入他的生命。

张荣发有7个兄弟姐妹,在家排行第三。由于家境贫寒,14 岁的张荣发便半工半读。白天在日本汽船公司基隆事务所打杂,夜晚苦读商业知识。

两年后,他被调派至台北总公司船舶部。命运却突降重击:父亲在菲律宾海域的战火中遇难。家庭的重担瞬间压垮母亲,也点燃了少年心中更炽热的火焰:他要在浩瀚海洋中,闯出自己的天地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1944 年年初,17岁的张荣发以学徒身份被调派到日本 "贵州丸" 客货船当事务员。当他踏上日本货轮甲板时,弥漫在咸腥海风中的不仅是战争阴云,更是少年眼中那片尚未被照亮的未来航路。

这是少年的第一次出海,他未曾想到,自己将亲手改写全球航运的版图,让一个以“Evergreen”为名的船队成为纵横四海的绿色传奇。

1945 年日本投降,台湾光复后,张荣发选择留在海上。此后的15 年,他先后辗转多家航运公司,从普通的事务员,一步步晋升为事务长、三副、二副、大副,最终成为一名船长。

惊涛骇浪不仅锤炼了他的航海技艺,更让他洞悉了海运业的脉搏。

1.2 从船员到船东的蜕变

15年的海上漂泊后,张荣发决定自己掌舵。1961 年 6 月,他与友人合伙成立新台海运公司。

他力主建造全新香蕉船、木材船,经营远洋定期航线,眼光超前。然而,却与合伙人理念不合,四年后,黯然离开。

同年,他再次尝试,组建中央海运。合作再次破裂。他痛感合作者“目光短浅”,而对方则嫌他“好高骛远”。

两次挫折让张荣发领悟到:要实现自己的航运梦想,必须拥有绝对的决策权。他总结出两大教训:

第一,志同道合者难觅。大多数人出来做事情都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过好日子,想干大事,需独掌航舵。

第二,事业需众人之力,但关系必须是“老板与雇员”,才能令行禁止,驶向既定目标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1968 年 9 月 1 日,41 岁的张荣发,在台北一间狭小办公室里挂起“长荣海运”的招牌。他倾尽自己全部的积蓄,再加上向亲友筹借的资金,凑齐200万元新台币,正式创立了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,自任董事长。

当时,公司只有一艘15 年船龄的二手杂货船 "长信轮",载重吨位仅为 4500 吨,且这艘船是从台中央海运分来的全部资产,还附带未还完的贷款。

就这样,一艘旧船,一位雄心勃勃的船长,长荣海运就此启航,驶向未知的惊涛骇浪。

二. 破浪前行:长荣海运的早期发展1969-1975

2.1 挑战巨鳄:中东航线的豪赌

创业维艰,张荣发形容“每往前一步都要向银行磕头作揖”。但他目光坚定,望向更远的航线。

1969 年8 月 15 日,张荣发购入中古杂货船"长岛轮",决定开辟 "远东 — 中东" 定期航线。这一疯狂举动无异于向几乎垄断亚洲国际航线的欧洲远东船公会(FEFC) 宣战。

劝阻纷至沓来:巨头们已磨刀霍霍,准备联手绞杀新入局者。张荣发断然回绝:“岂有此理!为何不开?我偏要开!”

首航中东,只能装载笨重的日本铁条,巨头的围剿让仅有孤舟的长荣举步维艰。

面对强敌,张荣发以智破局。他带领团队,提供远超巨头的服务:主动为台湾省企业搜集中东商机,甚至帮他们拿到订单,从而赢得货运合约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这份“雪中送炭”的勤勉与智慧,让长荣在中东航线稳稳扎根,更乘着台湾省工业腾飞、中东贸易激增的东风,实现了第一次大飞跃。

2.2 预见未来:拥抱集装箱革命

开辟中东航线之后,紧接着长荣又开辟了中南美航线。在中东、中南美航线的搏击中,张荣发敏锐地嗅到了变革的气息:散杂货运输终将落幕,集装箱化才是海运的未来。

1972年,他做出惊人之举:决定“逐步退出杂货船,向大型集装箱船升级”。

此言一出,内外哗然。股东反对,同行嘲笑:“小小长荣,也想玩货柜船?”在质疑声中,张荣发沉默前行,即使合伙人以退股相胁也毫不动摇。他坚信,这是长荣生存与发展的唯一航向。

他一边有节奏地退出散杂货船,一边租用大型集装箱船,并不断开辟支撑集装箱业务的新航线。一场关乎长荣命运的“新陈代谢”悄然启动,目标直指深蓝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张荣发的远见迅速转化为行动。1973年,他派出精兵强将奔赴世界各大港口,对集装箱市场开展专题调查。历时两年,调研小组飞伦敦,赴纽约、香港、中东等地,最后向张荣发提出了一个实现全集装箱的完整计划。

其时,全球航运业正处于能源危机的阴影之下,海运低迷。张荣发逆势而行,力排众议,果断决定长荣海运全面发展集装箱船。

三. 驶入蓝海:长荣海运集装箱时代崛起1975-1984

3.1 “长春轮”:改写历史的首航

1975 年 7 月 17 日,长荣海运第一艘全新集装箱船——“长春轮”,满载希望,首航“远东—美国东岸”全集装箱航线!

这是长荣海运第一条全货柜定期航线,也让长荣海运成为台湾第一家开辟货柜航线的船公司,为台湾航运业开辟了新的篇章。

"长春轮" 船长 285 米,宽 40 米,载重吨位 63,388 吨,可装载 5,364 个标准箱,航速达 25 节。

这艘船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集装箱运输技术,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。张荣发亲自监督了 "长春轮" 的设计和建造过程,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他对高效、安全、环保的要求。

长春轮" 的首航标志着长荣海运正式进入集装箱航运时代,首航的成功,不仅验证了张荣发的集装箱化战略的正确性,更为长荣打开了巨大的商业蓝海。

台湾省经济腾飞,外贸激增,长荣的集装箱船队迅速壮大,航线网络日益稳固。

3.2 全球织网:剑指美西与欧洲

“长春轮”的汽笛声未落,张荣发已瞄准下一站。

1976年10月,他开辟“远东—美国西岸”航线,进一步覆盖美国市场 ,首航任务仍然由"长春轮" 担任。这一航线的开辟,进一步扩大了长荣海运在美国的业务覆盖范围,也为台湾企业开拓美国西海岸市场提供了便利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1979 年 4 月 ,新货柜船 "长生轮" 首航 "远东 - 欧洲" 全货柜定期航线。长荣的绿色旗帜正式插上欧洲大陆,与老牌航运巨头正面交锋。

这一时期,张荣发还积极投资建设配套设施,提高长荣海运的综合竞争力。他深知,强大的船队需要坚实的后盾。

1983 年 11 月,他在桃园南崁兴建远东地区最大内陆货柜集散场,为集装箱的集散和转运提供了便利。这一设施的建成,大大提高了长荣的运营效率,也为其未来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。

四. 颠覆规则:长荣海运的黄金时代1984-1991

4.1 创新全球航运模式:环球航线的诞生

到1984年,长荣已拥有台湾到美国、台湾到欧洲、台湾到中东等多条洲际航线,但运营模式与同行无异:两地之间直线往返。这导致去程满载,回程却常货源不足甚至空驶,运力浪费惊人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张荣发看着桌上的地球仪沉思这个问题时,突然灵光一闪:"地球是圆的,我们为什么不打破两地定点直航的做法,让船从台湾到美国,再从美国到欧洲,从欧洲到中东,从中东返回台湾,如此绕地球一圈地持续运转。只要这些定点之间有货物可载,即可解决空船浪费问题。倘若这个办法可行,以往要三条船才能航行美国、欧洲、中东三个地方,如今则只需一条船就可以了。"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被此灵感大为振奋的张荣发,立即展开深入调查,探究三地之间的货源是否能够支持这一理念。调查的结果让他更加振奋:欧美航线的收、发货人,有90% 是相同的。这意味着,让一条船绕着地球跑的模式完全可行。

1984 年 7 月,张荣发把这个新模式付诸实践。他以新建的G 型全货柜船“长园轮”及“长智轮”,分别开辟环球东、西双向全货柜定期航线。

4.2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队:世界航运业的新霸主

环球航线的魔力立竿见影:

过去三条船跑美国、欧洲、中东三条航线,每天需要140 吨燃油、57 名船员。现在只要一条船,每天只要70 吨燃油,只需 17 名船员,就能一趟走完上述三条航线,而且还不必重复靠港,省下一笔码头费用。

这一创新的环球航线模式,不仅解决了回程空船的问题,还大大提高了船舶的使用效率,降低了运营成本。效率的跃升带来压倒性优势,让长荣海运的竞争力大增。

1985 年,仅用17年,长荣海运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队,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企业。 "世界集装箱航运之王" 和 "海上皇帝",张荣发实至名归。

这背后是1982年他一次性订购了24 艘当时世界最先进的G型新货柜船的魄力,以及1983 年长荣海运打破欧美垄断、首开大西洋航线的亚洲壮举。

4.3 进军航空业:从海洋到天空的跨越

1988 年 9 月 1 日,在长荣海运成立 20 周年的庆典上,张荣发向来自全球的分公司和代理商们宣布了他的新构想 —— 进军航空业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他表示:"要把长荣海运的管理与服务经验延伸至天空,提高两岸航空服务品质,增加就业机会,建立华人航空公司的新声誉。"

1989年10月,长荣航空成立,张荣发豪掷36亿美元订购26架飞机。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,也展示了张荣发的雄心壮志和远见卓识。

然而,台湾当局明面上支持私人进入航空业,暗地里却充满各种势力的博弈。长荣航空的组建申请提交后,先是迟迟得不到批准回复,之后又以"飞行安全为由" 被告知只能先申请航空货运。

面对这些挫折,张荣发曾一度想要放弃,但在年轻高管们的劝说下,他最终决定坚持下去。经过两年努力,到1991 年 7 月 1 日,长荣航空的银鹰终于翱翔蓝天,写下台湾民营航空第一页。

从此,长荣集团从单一的海运业务扩展到海空联运,构建了更加完整的全球运输网络。

五. 多元发展:长荣海运的成熟阶段1992-2015

5.1 业务多元化:从航运到综合物流

进入90 年代后,张荣发开始推动长荣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战略。

1997 年 11 月 10 日,他成立长荣航天科技公司,开始涉足航空航天领域。

2002 年,张荣发领导的长荣航空在台湾上市,标志着长荣集团的航空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

到2008 年 8 月,长荣航空机队规模较之前几乎增加了一倍,达到 54 架,成为台湾地区消费者心目中的国际航线第一名品牌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在这一时期,长荣海运继续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地位。张荣发不断投资建造新船,优化船队结构,拓展服务网络。

同时,他还积极推进长荣海运的数字化转型,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
5.2 应对金融危机:张荣发的前瞻性决策

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,当航运界普遍认为形势一片大好,纷纷订购新船以迎接美好前景时,张荣发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远见。

他接受媒体访问时明确表示,长荣海运不打算造新船。他早已嗅到危机:“造船时,要考虑到经济坏时能支撑吗?”

为此,他还拒绝了CMA 董事长提出的合作建造超级货运船的建议,理由是 "造这么大的船,经济不好时怎么办,不可能支撑这么大货运船。"

当时,人们认为他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,但后来的事实证明,这是一个极其正确的判断。

金融海啸爆发后,全球航运业遭受重创,许多航运公司因为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。而长荣海运由于张荣发的前瞻性决策,避免了重大损失。

2009 年后,张荣发反其道而行,陆续启动造船、租船计划,降低平均船舶成本,增加运力。短短不到5 年,长荣海运的运力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有所增加。

2010 年全球航运面临危机时,张荣发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:启动 "百船计划",砸下数十亿美元订造 45 艘大型集装箱船。这一大刀阔斧的行动,震惊业界。

5.3 环保先锋:引领航运业绿色转型

张荣发不仅是一位商业天才,更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。他深知航运业对环境的影响,因此积极推动长荣海运的绿色转型。

2005 年起投入营运的 S 型环保船,具有双层船壳、内置式油舱与岸电系统等超越当时法规要求的前瞻性设计。S 型环保船于 2006 年荣获第八届劳氏亚洲海运奖之年度最佳船舶奖。

2012 年起陆续交付的新式 L 型船,除了以最新科技提升各项环保设备的性能之外,更具备最佳船型设计,可提升主机推进效率,降低燃油消耗,并借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张荣发曾表示:"航商们不能只是消极地等待法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。应该更积极、更前瞻地使用最新的船舶技术,尽一切的可能来维护海洋生态、港区安全与人类幸福。"

在张荣发的领导下,长荣海运不断创新环保技术,减少碳排放。例如,公司为部分船舶安装了硫氧化物洗涤系统(Scrubber System),以减少硫化物的排放,提前达成 IMO 2020 年之 0.5% 排气含硫量标准。

此外,公司还为主机加装低负载调校及排烟旁通系统,使其在常用营运航速下更具节能效果。

六. 动荡与变革:后张荣发时代的长荣海运2016-2025

6.1 家族纷争:遗产争夺与权力重组

2016 年 1 月 20 日,海上皇帝”张荣发在台北溘然长逝,享年90岁。

这位从海边少年成长为"世界船王" 的传奇人物,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。

一代传奇落幕,留下的不仅是庞大的长荣帝国,更是一份引爆家族内部权力核弹的遗嘱。

张荣发有两位妻子,大房有一女三子,分别是长女张淑华、儿子张国华、张国明、张国政;二房只有独子张国炜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张荣发生前已大致划分版图:海运归大房诸子,航空由张国炜执掌。然而,他在2014年12月16日立下的遗嘱却掀起了滔天巨浪:宣布将所有存款、股票、不动产等财产全数交由张国炜一人继承,并指定其在自己身后出任整个长荣集团的“总裁”。

这份遗嘱,彻底打破了大房子女对权力格局的预期。一场围绕百亿遗产与集团控制权的豪门暗战骤然爆发。

大房子女们先是发动舆论战,授意长荣集团通过网络回应媒体,称对张国炜个人宣布升任长荣集团总裁并公布私密遗嘱内容"殊属遗憾",并表示其他继承人还在协商如何处理后事。

随后,使出了釜底抽薪的大招:宣布将集团管理总部解散编制,今后将不再设立总裁职位,并称长荣集团总裁永远只有张荣发一个人。这相当于将长荣集团撤掉,改而彻底分家。

最终,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分家落幕。海运核心业务(长荣海运、荣运等)由大房长子张国华主导;航空板块(长荣航空)在短暂波折后(张国炜一度被撤职,后另创星宇航空),由老三张国政势力进驻,形成大房两兄弟共治格局。

2022年9月,张国华与张国政达成共识,解散集团旗下关键控股公司(巴拿马长荣国际、长荣国际),标志着长荣集团彻底走向分治。

这场遗产争夺战,不仅是家族内部的权力洗牌,更深层次地冲击了张荣发毕生心血构筑的统一帝国,为长荣的未来埋下了不确定的种子,其在大陆积累的爱国声望也因后续风波受到质疑。

6.2 荣耀与风波交织:后舵手时代的动荡考验

不过,分家后的长荣海运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
在船队建设方面,长荣海运不断更新和扩充船队。自2019 年起,长荣海运订造了 13 艘 24000TEU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,截至 2023年12月,已交付 11 艘并投入运营,部署在远东 - 欧洲航线。

新冠疫情期间,当全球港口陷入停滞,长荣却凭借精准的航线调度逆势扩张,靠着大陆和香港的航运业务,长荣赚得盆满钵满。

2022年初,一则公告震动全行业:长荣海运发放最高40个月年终奖。这场“绿色金雨”背后,是全年净利润高达239.9亿美元的行业奇迹,相当于每天净赚4.5亿人民币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但失去了强势灵魂人物掌舵,长荣在航行中接连遭遇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危机风暴:

先是在2021年3月,20万吨级“长赐”轮在通过全球贸易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时突然偏航搁浅,庞大的绿色船身如巨鲸般横亘河道,彻底阻断了这条承担全球12%贸易量的生命线长达6天! 每小时造成约4亿美元的全球贸易损失,成为一场举世瞩目的供应链灾难。

长荣海运的绿色传奇

同年7月,长荣舍近求远,将本可在大陆建造(大陆在船舶上生产能力强且占据了一半以上市场份额),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大型集装箱船订单,分给了日本和韩国。

次年,在举世瞩目的巴黎奥运会期间,长荣集团旗下桂冠酒店大厅悬挂的参赛国国旗中唯独缺少中国国旗。尽管长荣桂冠酒店方面给出了致歉表态,声明内容却避重就轻、缺乏诚意。

更有甚者,长荣竟冒天下之大不韪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帮助美国往台湾岛内运送美制武器,公开为“台独”分子撑腰呐喊,还一副“我就这么拽了,你能拿我怎么样”的架势,妥妥的得志小人嘴脸。

后张荣发时代的长荣,其外在形象实在是一言难尽,让人唏嘘不已。由家族二代继承者们所执掌的长荣集团,似乎忘记了上一辈的初心。


写在最后

从1968年一艘锈迹斑斑的二手船,到2025年引领绿色航运的全球巨头,长荣海运57年的航程,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海洋史诗。

张荣发作为长荣海运的创始人,以其远见卓识、创新精神和卓越领导力,带领长荣海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,成为全球航运业的领导者。

舵手更迭,风浪不息,期许长荣海运的绿色巨轮,能承载着创始人的创新基因、开拓精神,以及社会责任感与两岸统一立场,持续驶向深蓝。

当满载的“长范轮”驶入鹿特丹港,船身上那抹鲜明的长荣绿,已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标志,更象征着中国航运人驶向世界的壮阔航迹——只要对海洋的信念长青,巨轮的航路便永无尽头。

主要参考:

[1]张荣发[原长荣集团总裁]百科 https://m.baike.com/wiki/%E5%BC%A0%E8%8D%A3%E5%8F%91/322706

[2] 一艘小船开出一个王国,留五百亿财富给社会,他去了天堂 | 界面 · 财经号 https://m.jiemian.com/article/518418.html

[3] 张荣发:“船王”的传奇一生_华夏经纬网 http://m.toutiao.com/group/6242084094412767490/

[4] 他在有生之年打败了所有对手,却在身后输给了儿女们 https://m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2587364

[5] 张荣发- https://eworldship.com/index.php?m=wiki&c=index&a=doc_detail&did=3673[7] 世界船王遗嘱曝光,他为何把560亿身家全给二房 | 界面 · 财经号 https://m.jiemian.com/article/546776.html

[6] 已交11艘!新造全球最大节能环保船成长荣海运赚钱利器 https://m.sohu.com/a/742852595_155167/

[7] 11艘,24000TEU!长荣海运再抛大单 https://m.thepaper.cn/baijiahao_29271338

[8] 长荣集团遗产争夺战:海运业务面临巨变--中国水运网 https://www.zgsyb.com/news.html?aid=386463

[9] 揭秘台湾航海王张荣发的家族秘辛_厦门卫视 http://m.toutiao.com/group/6298250552196120833/?upstream_biz=doubao

[10] 苏伊士运河搁浅货轮背后:豪门私生子与台湾航运巨头宫斗戏 https://m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2004895

[11] 疫情下,大船下水助长欧洲航线运力--中国水运网 https://www.zgsyb.com/news.html?aid=601742

[12] 世界船王张荣发:560亿遗产给了二房-财经频道-东北网手机版 https://m.dbw.cn/caijing/system/2016/02/23/057099972_02.shtml

[13] 【21世纪经济报道】长荣集团遗产争夺战 航空人事震动 海运面临巨变 | 界面新闻 https://m.jiemian.com/article/578028.html

[14] 台湾媒体聚焦“后张荣发时代”长荣集团经营权之争——中国青年网 http://t.m.youth.cn/transfer/index/url/news.youth.cn/jsxw/201602/t20160219_7652828.htm

[15] 长荣集团 https://www.evergreen-group.com/

专业补充:

* HPL属于OA联盟成员

* 主要优势:

  • 美洲线:美西、美东港口全覆盖,内陆点服务完善(如芝加哥、孟菲斯)。
  • 欧洲线:西北欧、地中海(意大利、克罗地亚)及黑海区域深耕,依托OA联盟提供高密度班次。
  • 中南美东海岸:巴西桑托斯、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直航
  • 亚太支线:台湾、日本、东南亚高频服务。

* 区域中转枢纽

  • 高雄港:长荣专属码头,亚太高效率转运中心。
  • 巴拿马箇朗港:联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关键节点,优化美东航线时效。
版权提示:货代说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原创发布。未经许可,任何个人或组织,不得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任何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、公众号等媒体平台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精选故事货代故事

小红书上开出的货代之花

2025-6-10 10:00:21

职业成长

做货代,能合伙创业吗?

2024-7-19 11:19:18

商务合作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