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邀你进报价群?拉黑他吧

周五快下班时,读者小K在群里分享了一个事情:

说是有外贸业务员把一大帮货代同行拉进微信群里,强调自己货代渠道太多,没法一个一个私聊询价,要符合要求的货代主动联系,美其名曰出此下策。

这引得被拉入群内的货代纷纷Diss这个外贸业务,也让看瓜的群友义愤填膺:欺人太甚,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。

类似的询价方式,还有客户(以海外代理居多)邮件群体抄送给百十个同行,这类事情在货代行业里并不少见。

看到这个消息时,想起了一件轶事:

我刚工作那会儿,在这样的群里(那会还是MSN)回过这样的客户:You're a 2B.

忘了客户是哪国的,好像是印度还是哪里。他问:2B是什么意思?你是不是在骂我?

我说:good people. 这是中国人对外邦友人最常见的打招方式。

然后一群可爱的同行朋友们,跟着盖楼2B问候客户。

1. 

我们吐槽的不是“被拉群”这个动作本身,而是背后所折射出的一种甲乙方关系认知的错位。

这类自以为“甲方爸爸”的客户,总觉得手里捏着询盘、掌握着订单,就可以高高在上,对服务方为所欲为。

不能说他是主观上想要恶心人,侮辱你,至少在商业上是不成熟的。任何一个理性而睿智的客户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。

理性是最高的道德责任(查理芒格)。这类客户没搞明白什么是“甲方思维”。

真正的甲方思维,不是摆架子、压价格、搞群发询价,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、愿意为什么样的价值买单,并且尊重能帮自己实现目标的人。

他们断不可能成为优质的客户,因为真正优质的客户都明白:稳定的合作,从来不是靠“谁更卑微”达成的,而是靠专业、信任和互相尊重。

2. 

优质的客户当然也会比价,也会筛选供应商。但他们绝不会这样“拉群,一概而论”。

Paul的贵人客户Andrew【详阅故事篇:有一种客户叫做贵人有一种客户叫做贵人(二)】之前每年会固定来中国一两次,他会去拜访每一个供应商,与他们每个人见面。

而Andrew的目标从不是一味地向供应商们比价压价,省多少成本,而是确保关系稳定、响应速度和产品服务品质。

你看,优质的客户,关注的是从来是价值链,而不是价格本身。

所以,Paul会说,价值销售一个很重要的原则,就是只做确定性的优质客户,做确定性的机会。【详阅经验篇:价值销售该怎么做?

反观那些一上来就拉群@所有人、群发询价邮件的,往往是既没有核心供应商,也没有稳定合作意识的人。

他们试探底线,得寸进尺。他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。看似“掌握了资源”,实则一直在低效比价、反复试错、消耗彼此。

站在价值销售的角度,这种客户是不值得你去做的。

3. 

你如果真的去接这种询盘,大概率会面临如下剧情:

  • 报了价,没下文;
  • 不断提新需求,反复重新报价;
  • 好不容易单子下了,但卡文件、卡流程、卡运费、卡付款方式...每一个环节都能跟你吵;
  • 如果不小心出了点小问题,跳得比谁都高,动不动就要赔钱、投诉。

你说,这种客户,哪怕做个一单半单,你又真的赚了吗?赚了,窝囊费而已。

所以,别怕退群、拉黑、甚至Diss。

因为,你不是在拒绝一个客户,而在拒绝一种不健康的合作模式和业务认知。

有时候你退出的不止是一个群,更是一个消耗你情绪、拉低你效率、破坏你专业形象的黑洞。

当然,一定有人会说:“我也不想接这种客户啊,但没办法,公司要求、现在行情不好、同行都不报价万一我成了呢……”

对此,我想说的是,你要清楚:你的时间、你的专业、你的情绪,都是成本。别把它们浪费在根本不尊重你的人身上。

一味讨好换不来真关系,敢于设定边界的人,反而更容易被尊重。


因为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叫客户。有的是路人,有的是坑,只有极少数人才真正是你的合作伙伴与价值追求。

而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有得选。愿你也能早日学会筛选,而不是成为被筛选的那个。

版权提示:货代说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原创发布。未经许可,任何个人或组织,不得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任何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、公众号等媒体平台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业务经验风控篇

货代的雷很多,换汇就是其中之一

2025-8-6 10:50:35

业务经验认知篇

避开印度客户,是我做货代最正确的决定之一

2025-8-29 9:36:50

商务合作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