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是个湘妹子。
复姓欧阳。名字也是两个字,文艺得像初夏清晨沾着露水的栀子。不过或许是因为那份文艺太过轻盈,不如姓好记(嘘,我是记得的,一直记得),英文名Glint也比较生涩,我们都习惯称她欧阳。
她是我货代生涯里的第二个海运市场。第一个是市场部主管,在我订过两次舱后就离职了。
紧接着,欧阳就被公司任命为市场部主管,负责公司的海运询报价和订舱事宜,还有部门新同事的培训。
不过我很诧异,因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二次元萌妹。圆圆的卡通脸,比当年的我看上去还嫩些,怎么看,都和那个需要与船公司与同行砍价、和甩柜搏斗、在爆舱与运价跳水间周旋的“市场主管”形象相去甚远。
在她身上,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同是文艺青年,貌似我们都与货代有些格格不入。平日里,都不怎么爱说话,而喜欢安静的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。
就在我以自己那点浅薄的认知暗自揣度她时,我被结结实实的给了一记温柔的耳光。
事实证明,早入行几年,人家吃过的盐就是比我走过的路多。
公司几乎所有的海运资源都依赖欧阳开发与对接,欧阳一人负责了公司几十个销售绝大部分的海运询价与订舱。而她处理得很好,井井有条。
亲和力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。
虽然市场部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,但她总是活力满满的样子。她会用很多俏皮的表情包,安抚销售的催促。她手绘的漫画,让她当仁不让的成为公司文化中的明星。面对这样一个睁着大眼睛、声音细柔的卡哇伊萌妹,再焦躁的心,也很难对她燃起怒火。
欧阳的形象很分明。一个是那个爱画小猫的萌萌的、内心柔软的欧阳;另一个是作为“货代市场”的她,专业、自信,甚至恰到好处的强大。
回过头来看,或许是看到欧阳在职场上的生存,让我坚定了所谓性格不适合销售是个伪命题。
我本是个传统又严谨的人,带着完美主义或者所强迫症的执拗。加之,天性腼腆,常有受拘束之感,很多时候放不开,这让我在跟客户沟通时,总是相对程式化。
但欧阳让我明白,真诚,自有万钧之力。
所以,后来我会学着用一些语气词与表情包以活跃沟通气氛,试着让生硬的对话变得有温度。
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,竟让我走出了自怜自艾,迎来了与欧阳最多的一次工作交集——2013年,第一个大客户,600余柜的订单。
订舱的时候,洋溢着“托书在手,天下我有”的感觉。
我将托书甩给市场部同事Glint:A供应商 2*个20FT,B:1*个柜,C:1*个柜,共4*个小重柜订舱,XIAMEN-BANDAR ABBAS。那个气势可拽了
Glint对我说:同行问我们是不是开玩笑,她没指望我们能一次性订这么多柜
我说:不要低估了少年的豪情壮志。
欧阳极其出色地帮我完成了询价与配舱事宜。
她拿到了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成本,给了我一个丰厚的利润保障。然后,每一次柜子一定,舱位就很快下得来,也没有出现过柜子被甩,或者其它被同行坑货代路上最深的坑,往往是同行挖的的事情。
这个一个超级订单,出奇的顺。这对于当时我们那样的一个小公司,是极其不容易的。
印象中,我是公司第一个接这样大订单的销售。
老板在总结会上说:“这证明了销售在我们公司的潜力,别说自己不行,别说公司不行。”
而我知道,这份荣耀的基石,是欧阳为我默默铸就的。
在新人阶段,能有这样一份推开一扇窗的见识与经历是极其珍贵的。是欧阳,用她的专业,为我完成了一次职场人格的奠基礼。
她给了我信念感,驱散了我的自卑,让我第一次品尝到身为销售的成就感。
同时,她也让我看到了一种理想职业状态的可能性:
不必磨平自己的棱角,无需隐藏自己的热爱。你可以带着你全部的“格格不入”,在现实的世界里,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这让我坚定了兴趣之于工作的意义。兴趣不是工作的敌人。销售,不止于销售。
所以,我后来才能心无旁骛地继续捣鼓网站,笃定地走向建站营销这条特立独行的路。
最终,在欧阳离开公司几年后,我再一次迎来了与市场部同事的密切交集。
忘了她具体是哪一年离职的。像我们这样的人,骨子里向往自由,是难以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的。
一个二次元萌妹,身处货代这样一个比较粗犷的环境中,待那么些年,挺不容易的。
好像她是去旅行了吧,世界那么大,去看看咯。
中间,她把婚结了。她请我和几个要好的前同事吃了顿饭。席间,师傅打趣的对我说:欧阳给你订了那么多柜子,红包有没有给她包大点?
我笑道:必须的。能不吗?真心是感谢。没有她,没有我那一年的新人Top Sales。
那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,弹指间,到今天,十年已过。
诗和远方抚慰过灵魂,但生活总有它的引力。
兜兜转转,欧阳又回到了货代这片她熟悉的海洋,去了另一家公司,后来,听说和伙伴一起创业了,依旧深耕在她最熟悉的海运整柜市场,专注东南亚航线。
三年前,我写下了一篇故事:再盼那红莓花儿开 ,CUE了欧阳一下,她的回答风格依旧。
那几年,我的网站上偶尔收到东南亚的整柜询盘,遇到标的大的,想练练手,我总会第一个想起她。
在专业领域,她的回复,也依旧是另一个她的风格:快速,不让我多等一秒;简练,该有的都有。
我也始终相信,她给我的的报价是最好的,我不需要是最低的。我喜欢与纯粹与专注的人共事,她们值得被温柔以待。
前年,心血来潮,我想着给货代说来一个卡通形象,再一次联系了下她。她的回复让我微微一怔:不在漫画圈了,不过还在关注这个圈子,哈哈哈~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。我知道,当一天结束,她还是会回到她的小小世界里,拿起画笔。画下一艘小船,载着满满的星光,驶向自由的远方。
她依旧保有着那双发现美的眼睛,很用心地生活。下班路上,会为一片晚霞驻足,为一抹月光停留。
昨天,翻了下她的朋友圈:“从黄昏流云到夜幕低垂,万家灯火,故土的夜色让人思绪万千” 。
在这样一个被生活推着走的年纪,历经柴米油盐的浸染,还能为一朵云、一片光而心动,这本身,很难得。
而我,会继续做那个默默关注她、理解她的观众。远远地,看着她在自己的航道上,稳稳地前行。
每个人,最终会成为自己本该成为的样子。
转型后,我的交际很少。
与一些前同事间的联系,是为数不多的我愿去追忆与回味的过往。
因为,我们是在人生的旅途中结识的同路人。至少,在各自的峥嵘岁月里,生命彼此交汇过。
青春,梦想,遗憾,爱情,事业,成就,压力,幸福,家庭…虽然没有校园时代那么纯粹,但更生活,更多彩。
陆陆续续写过一些前同事的故事:
货代路上,你的老师是谁?
公司有一个同事,叫阿英
公司有一个同事,叫小陆
生活10:竟然你也在这里
当退伍军人走进国际货代
如果你的空运市场也是Tyn
深圳河北岸的同桌
我的那个英语不好的徒弟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