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是一篇新鲜出炉的投稿文章,出自货代说新人读者。
今天天含泪分享一票让我深刻怀疑人生的FOB货操作!
堪称教科书级别的“锅从天降”,看完你可能也会和我一样,想点根烟,哦不,想转行(开个玩笑,但心是真累)。
背景交代:我司主营**航线某国代理指定货业务。2025年6月10日,收到代理通知操作* x 40HQ的FOB货物。代理提供约号,我们负责联系国内**工厂。因货物需从上海出运,工厂需将货从**运至上海进行内装。我司在上海无自营仓库及报关行,故委托当地合作方负责拖车、进仓及报关。
1.
6月16号,货吭哧吭哧到了上海仓库,预配也拿到了,眼看要上船,结果上海港还没开港,装不了柜。
这还不算完,屋漏偏逢连夜雨,目的国那边突遭袭击! 工厂老板一听这消息,心里直打鼓,担心货发出去尾款打水漂,果断决定:这票先不发了!
得,我们只能灰溜溜去取消舱位。
时间来到7月14号。代理来问:“现在能发了吗?” 我们转头问工厂,工厂这次拍胸脯:“发!没问题!”
行,重新订舱,预配到手。
7月22号,装柜、报关的日子到了。工厂甩过来两张装箱单,轻飘飘的,其他啥资料都没! 更绝的是,这票还得“买单报关”。
我一看那装箱单,好家伙,其中一张连货物总重量都没写! 赶紧找工厂要。
你猜工厂业务员咋说?人家在国外出差呢,用电脑“不方便”,让我们“帮忙算一下”。
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,但想着合作嘛,能帮就帮。
我们吭哧吭哧算出来是*****公斤,还特意问工厂:“老哥,这数对不?” 工厂那头斩钉截铁:“对!就这个数!”
现在真想穿越回去抽自己一巴掌,为啥要心软!
7月24号,海关爸爸发话了:人工查验!得,建了个微信群,把报关行拉进来,想着赶紧沟通。
海关过磅,实重*****公斤!跟我们申报的差了快5吨!这TM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!海关直接判“死刑”:删单重报,重量改过来!
船肯定是赶不上了,罚金****块 + 查验费****块,肉疼!
精彩的部分来了!工厂一看这情况,转头就跟国外客户和代理哭诉:“都怪你货代!是他们算错了!这锅得他们背!”
我们气得肝儿颤,赶紧跟代理说明前因后果(聊天记录、截图甩得飞起),幸好代理明事理,站我们这边。
最后工厂总算是不情不愿地先把钱垫了,删单重报。
2.
时间来到8月12号。
这次学乖了,工厂说他们直接和报关行对接。我们只负责船司资料,心想这次总该消停了吧?
Too young too simple! 海关爸爸再次点名:查验!
问报关行啥原因?说海关要“核价”,估计是看发票金额不顺眼,感觉有猫腻…
好吧,船期又双叒叕赶不上了!又是一堆费用产生。
这下工厂彻底炸了!直接把国外客户和代理都拉进一个微信群,火力全开炮轰我们:
(......此处省略一万字)
大致意思是说:“我做了这么些年外贸,头一次见你们这样的货代,太不专业了。没有金刚钻,就别揽瓷器活。连个查验和海关都搞不定。”
看着漫天的群消息,我真是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
太无语了,他们除了发泄情绪、输出主观臆断,啥实质证据都拿不出来。
我们这边呢?聊天记录、时间线、截图清清楚楚摆着,证明操作流程没毛病。代理也够意思,一直在帮我们说话。
但现在局面就是僵住了,心累无比。
3.
血泪教训与人生感悟:
最大的坑:千万别当“好心人”! 这次栽得最狠的,就是帮工厂算了那个该死的重量!当时哪怕工厂业务员在月球出差,也该逼着他自己算清楚发过来!
现在终于明白,为啥那些船公司和一代们,死都不肯帮你改文件里哪怕一个标点符号,再小的问题也让你重新提供。以前觉得他们死板、烦人,现在懂了,人家那叫专业避险!资料无小事,代劳有风险,责任边界一定要划清!
行业真相:靠谱的你也扛不住不靠谱的链! 这事儿让我深刻体会到,在供应链里混,你自己再靠谱、流程再清晰,也架不住上游(比如给你挖坑的工厂)掉链子,更挡不住下游(比如海关爸爸的随机查验)出状况。
你既是服务者,也是被服务者,永远在链条里挣扎。 “身不由己”是常态,“言不由衷”是必备技能。想追求真正的“自由”?难,太难了!
经过这一番折腾,看着工厂在群里上蹿下跳,反而有点释然了。是非曲直,自有公论(感谢明事理的代理!)。
人心不古,世事难料,但求自己做事问心无愧,对得起天地良心吧。货代这行,痛并…嗯,暂时还没找到“快乐着”的点,但路还得继续走不是?
这票货,还在海上…后续?且听下回分解吧。
同行朋友们,引以为戒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