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朋友出游,一人,一杆,一天。离告别空军一步之遥…
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临走的时候,我把鱼竿给了朋友的10岁小孩哥,他却很快上鱼了,还是小小的海钓杆。
此时此刻,实力、运气、努力…这些事情真的没法说,唯一可以解释的是,这个小孩眼里有光,他对钓鱼的喜欢与热爱是藏不住的。看他这么小年纪就可以一个人坐在湖边上心无旁骛,盯着浮漂目不转睛,你就知道老天对他的嘉许是很合理与公平的。钓鱼这事儿和SOHO挺像的,都是一个人的事情。
1. 适合SOHO的货代群体
货代这行,像流星划过。低头是血肉凡胎,举头见星辰大海。
SOHO就是其中的一种状态,自由、弹性而新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。Small Office,Home Office居家办公,或者共享卡位,甚至咖啡厅,图书馆,此里,所谓自由职业者。
SOHO不是一个什么新词,外贸SOHO遍如牛毛。货代这行相对少,毕竟涉及的群体与事项很多,较之于外贸来说,还是有一点专业门槛的。
不过近年来,尤其是经历疫情的暴力与线上办公后,货代SOHO也变成了一种潮流与趋势。尤其是在对做海外客户与市场的货代人而言。
这个领域相对开放自由的整体环境有着天然适合SOHO的土壤,其所影响下的货代业务员意识,视野,素质,与能力,相对比国内货代好一些。加之货代作为中介性质,本就是空手套白狼,不需要生产产品与重资产投入,做SOHO也就有了可能。
国内货代公司,做国内客户的货代鲜有SOHO,无它,竞争太激烈了。成熟的公司都面临生存问题,一人的小船就非常吃力了。
另外,国内没有什么信息差,没有固定的办公环境与团队,SOHO过不了客户调研和拜访关,也就摆脱不了皮包公司的嫌疑,难有信任。
2. 货代SOHO的优势与好处
没有客户、没有供应商、没有平台、没有资金、没有公司、没有资源......依旧可以将业务做得风生水起。不用打卡,不怕迟到,不用受别人的气。睡醒才上班,不到点就走人……不给别人打工,活得洒脱。
时间自由,工作无约束,利益又能最大化,或许SOHO这样一种状态是每一个货代人心中的梦。
货代还能是这样美好的?谁说不是呢?SOHO的好处远不止此。
作为一种低投入,低风险的创业方式,SOHO其实对陷入中年危机的国际货代人来说,是一个非常好的跃迁机会。你不需要贷款融资,甚至连办公室都不用租,没有巨额投入与损失风险,成本与产出比其实是挺划算的。你看我以一个极小的运营开支保留了一个皮包货代公司,公司上下就我一人。之前货盘实单笔记所创造的业绩几乎是净利润。
从一些(样本不多,或许不具代表性)我所知道的SOHO群体来看,单干后都比做Sales强,也没一个后悔的。
除了钱可以赚得多些外,最重要的是,SOHO时间自由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家庭,照顾子女的教育。这是普通的货代上班族很难企及的地方。
诗和远方都可以在SOHO中寻得。
3. 谨慎选择与思考
货代SOHO的确是一条很好的路,但它并一定就是最好的路。
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SOHO,也并不是只有选择SOHO才算成功。SOHO只是无数条路当中的一条。
在国际货代这行,做普通销售提成百万的也大有人在,从销售转型管理,陪老板打天下,最后走向高层分红配股的也不是没有。条条大路通罗马,有一份收益稳定的工作,安安心心的打工上班,并不是什么坏事。
归根到底,SOHO是创业性质。是创业,就有风险,只不过SOHO的方式风险低些而已。但再低,即便没有亏钱,也有机会成本。虽然SOHO自由,但它是有代价的。
一旦做了SOHO,不论是精神上的压力还是财务上的压力,都不比做业务员的时候小,远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轻松。SOHO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尤其是刚起步期间,各方面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,遇到棘手的问题的可能是100%。
你对这个行业是否熟悉,有一个人独自面对与处理所有问题的能力吗?
你的竞争优势在哪里?经验、资源、还是你以为老客户对你的信任?
创业需要高度自律,你确定有足够的自驱能力?你的抗压能力怎样?是否能熬过没有任何收入的几个月,甚至一年半载?…
可能你艳羡那些做SOHO朋友赚了钱,而怦然心动。也可能你想平衡自己的工作和家庭,在目前的公司发展遇到瓶颈,想圆一个老板梦……但每个人的出身、禀赋、经验、能力、资源等条件不同,别人的成功很难复制,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有客观的评估。
对于一个SOHO准创业者来说,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克服障碍,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决心。
如果没有这般劲头,只是想着边走边看的话,还是不要开始为好。贸然离职去做SOHO不是个很明智的决定。
4. 提醒与祝福
也有必要再次提醒有SOHO或者创业意向的同行朋友,需要好好的审视自己当前的业绩,究竟是靠公司平台赋能多一些,还是都凭自身能力。
如果是前者,脱离了平台做SOHO,风险会比较大。因为你拓客能力不强,光凭手头上几个客户的话,也许短期内你会赚得相对多一些,但终究悬着,客户离你远去的那天,也是你SOHO路走到尽头之时。
个人观点,最好是不要有嫌公司赚的多,就想带走客户拿走全部利润做SOHO的想法。创业终究需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之上,尤其是与客户开发相关的能力。
当然,如果客户资源非常可靠稳定,能自主拓客,又积累了一定的供应商和代理资源,对货代销售足够专业,对于市场把握有一定的熟悉程度,去做SOHO与创业是有机会的。
此时不做,更等待何时?人生尝试过总比在空想中度过好。这个时候就不要犹豫不决了,想太多反而是人生的绊脚石,想好了就去做,非常想就自己去找答案,找解决办法。
乐观者前行,一个人也是可以将货代做得风生水起的,我想大伙身边有这样的例子。
5. 货代SOHO的核心
自踏上SOHO之路的那一刻起,不确定性就将一直存在,直到公司走上正轨。相应地,SOHO伊始,生存第一,一切自由都是外在表象。
对于货代SOHO或者说单干初创,要生存下来,唯一的出路:搞询盘。从销售漏斗来看,询盘是一切的基础,有询盘就有机会。有源源不断的询盘,就有无尽的可能。每天有询盘作为支撑,才不会慌。即便是客户接不下来,利润加不上去,至少有个底作为支撑,总有瞎猫碰见死耗子的时候。
对SOHO来说,拓客能力要大于谈判能力。不然一周下来,都报不了几次价的话,是很难谈发展问题的。
个人之见,内容营销最适合SOHO,也是最佳的拓客利器。一是因为内容营销近乎免费,另一个是它又具备无限裂变效应,且是复利的。此外,“让客户来找你”的优势,是传统拓客方式“你去找客户”所无法比拟的。迈出SOHO的第一步,是真正自我的开始。门面功夫是重中之重。高大上的说,你需要品牌化的意识。毕竟,SOHO是一人公司,如何让客户信任你?
你要掌握一些基础的营销技能,包装自己,让自己各方面看上去像一个成熟公司的样子。你当然首先需要一个公司(参考创立一家货代公司的流程清单),除此之外,你要懂得让别人知道你。公司官网对SOHO一定是必须的。另外,从图片到视频,从文案到内容,都是很关键的。你需要这些内容和信息的传播,用社媒去扩散和传递你的价值。至于品牌化,虽是一个很长的过程,但你一定要有这方面的意识。
还是那句话,SOHO是为自己做,做自己。
6. 货代SOHO的能力需求
有一种观点:创业者需聚焦于核心、有价值的事情之上,而把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外包或者授权给别人。
我对此持保留意见,不是完全同意。至少在SOHO初期,这样做不现实。这个时期,本就是以最小投入博最大产出,一个人砥砺前行,积累势能,让自己挺过最难的时候,先生存下来再说。
比如货代SOHO三个月,平均利润只有1-2万左右,后面几个月也不能保证业绩稳定与增长,是不大建议去先配置操作,财务等后勤团队的。现在一切是从0起步,一但铺开规模化招人,都是投入。
另外,与在公司的免费使用不同,SOHO自己做,每一项都是开支。网,水,文具…各种不起眼的东西到头来可能都会成为压倒你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。你对各项收入与支出,财务的把控是需要心中有数的。
只有你都经历体会过,知识形成一个闭环,才能心知肚明。不然赚的钱可能到最后还不够你花的,还不如在公司打工呢。
所以,这个时候你必须做出调整,如我在《我的“多重影分身”工作之术》提到的那样,一人处理所有工作,从老板,到业务经理,操作,单证,市场,财务,IT工程师…N个邮箱,N个身份角色。
这也是大多数货代SOHO走过的路。SOHO创业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比打工更高。
个人观点,业务与财务是货代SOHO的核心。
7. 货代SOHO的最终目标
SOHO的最终目标还是成熟的公司。
进入发展期,招人扩张是必然要求。你需要把自己逐渐转化成正式的商业公司,团队化去运作,不然,一个人一直做所有事情会累死。另外,公司始终是一人个体户单打独斗的话,抗风险性也挺低的。
从SOHO到规模化发展,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:
1)合伙有种观点是优势互补,几个SOHO一起合伙。这个话题在《做货代,能合伙创业吗?》一文中说过,能合作,就不合伙。
因为面临利益分配,散伙的概率很大。如果一定要,最好丑话说在前头,权责清晰,明确退出机制。
2)夫妻搭档这在货代SOHO中最为典型。一般是丈夫做销售,妻子做操作。夫妻搭档做一件事情,有共同的话题,能相互依偎,齐心协力。这是好的方面。不好的方面,在于不确定性比较多。对家庭的风险性比较大,相当于所有筹码all-in孤注一掷。顺了还好说,不顺,那就会影响家庭和睦。
所以,建议是等公司度过了起步阶段,在稳定上升期,而不是一开始两个人在起步阶段就一起SOHO。
3)招聘操作SOHO做得好,一个人忙不过来时,找一个操作跟单帮忙是很自然的事情。你不能一直让自己处于重复性繁琐性的工作之中。个人建议,宁缺毋滥,多花些钱挑选,或者多花时间培养自己的操作跟单。
能力一般,经验不足,这些都没问题,都可以慢慢培养,都可以在工作中历练,你指导她就是。重要的是操作要与你三观匹配。比如我对细节要求比较严格,做事不喜欢大大咧咧,那只有做事细致细心的操作才能跟好我的客户。
物以类聚人以群分,脾性不合是很难理解与服务好同类客户的。
8. 什么时候适合出来SOHO?
主流观点是先积累。
等到随着年龄与阅历的积累,对于行业和产品和客户都有足够的了解,有一定的资金、人脉积累与抗风险能力,再去着手准备。
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,通常都是货代行业工作5年起步,10年以上为多。
SOHO创业前期的沉淀很重要。对于一个行业的钻研深度,专业业务能力,对市场的把握度,对同行代理之间的配合默契度,自己为人处世的性格与格局,这都是需要很多年积累和磨炼的。所以一定要综合评估慎行,千万不要觉得,如果自己够努力,够拼,就完全可以SOHO。做与做好是两码事。
不过,也有另一种声音:30-40岁不一定就是最佳的创业年龄。
因为这个年纪的人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,思想负担反而更重,比年轻人更输不起,被房贷车贷压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压得喘不过气,即便经验再丰富也没有勇气轻易选择SOHO这条路。
另外,很多人即便不选择SOHO或者创业也没法积累与沉淀,迷迷茫茫过完混沌的一生,反倒是选择SOHO能让他们目标更清晰化,知道自己欠缺什么就去补充。
而对于目标清晰执行力强的人,选择SOHO会让自己成长得更快,早些SOHO能比按部就班的沉淀获得更多的机会,因为视野和经历完全是不一样的。
SOHO者有完整的闭环知识与能力,能一个人从头到尾做一件事。即便失败了,再去求职工作负责某项具体工作,会发现太过轻松。
所以,个人观点,SOHO没有宜早不宜迟的说法,也不一定就非等到一定的年纪。
想清楚了就去做,别犹豫,这是我想对要做SOHO的同行朋友们说的话。
9. 货代SOHO只是一种职业路径
当然,这话是跟有一定经验与阅历的朋友说的。
如果你在货代这个行业只待过一年半载,就想做SOHO的话,不能说没有机会,只是我个人持悲观态度,失败的可能性会比较大。
如果你已经掌握了一定资源,业绩占了公司的半壁江山,收入可观,老板不敢得罪你,在公司有足够的话语权,那我相信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想法:
要不要SOHO单干创业,在不确定性中赚得更多?还是继续坐稳销售老大的位置,享受确定的稳定性?或者自己组建销售团队,带队走向公司高层?这三个选择其实是三种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:创业、专业化、管理。
每一个有一定阅历,做得还行的货代销售在各自的职业旅程中都会遇见这个问题。每一种方向都与自身的喜好、能力,以及运气和机遇等各种因素相关。不能单纯的说SOHO就一定是最佳的选择。实际而言,到这个阶段,这三条路的选择只是一个幸福的烦恼。
个人观点,SOHO较之于于专业化与管理,对综合能力的要求相对更泛一些,后者更精。
而对于选择的依据,归根到底,你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哪条路自己更愿意走(可能更适合自己),再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。
无论是对于公司(销售精英路线或者管理路线),还是客户(SOHO创业路线),价值都是一个社会人存在的意义。
10.做货代SOHO前问自己的10个问题
毫无疑问,SOHO适合内心喜欢追求自由的人。如果你更想要的是安逸,容不得不确定性,是不大建议做SOHO的。SOHO之路注定是一场孤独之旅。想做SOHO得话,你需要强大的内心,能耐得住寂寞,经得起打击,扛得住压力。
如果只是喜欢单纯的艳羡所谓自由,还是不要冲动为好,建议问自己“我是谁,从哪来,到哪去”这三个哲学问题。
如果需要很明确点,可以是这10个问题:、
我是谁?
- 我是不是真的喜欢追求自由?
- 我有哪些不错的能力与优势?
- 我能不能很自律,定了目标就能执行?
- 我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,还是总依赖于别人?
从哪来?
- 我在货代这行工作了几年?我所在的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,它给了我什么样的认知与启发?是否我想做SOHO的原因是因为当前觉得不公?
- 我现在有没有足够的基础积累?包括专业知识储备(操作流程,行业基础知识,客户开发-谈判,Email-英语口语等),对行业与市场的熟悉,以及相关的同行、代理等人脉资源等。
- 我手头上有没有优质的客户可以带走,能让自己可以长期活下来?如果没有这类客户保证,我用过且擅长哪些拓客方式?
到哪去?
- 我准备投入多少?在最坏的情况下,我的资金储备能让我挺多久?走多远?
- 对未来SOHO的1-5年,我有没有短、中、长的预期与目标,以及相应的可以落到实处的规划?
- 我想要什么?到底想通过SOHO得到什么?
一句话,SOHO,换一种人生方式和生活态度。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,你怎能不认真思考?
PS:文章偏认知方向,诸如类似SOHO如何应对客户拜访公司等技术细节类的问题与话题,以后随缘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