货代黄牛的见解一二

昨天在读者群里刷到一段对话,挺有意思的。

有人问 "上海港为啥会有黄牛盯箱?",有人答 "上海特色,黄牛经济呗"。

确实,这事儿在行业里不算秘密。但着实让人唏嘘 ——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,怎么就绕不开黄牛呢?

1. 

何为“黄牛盯箱”? 说白了就是花钱,确保你的柜子能优先装船,不被“甩”。

船公司为了最大化船舶利用率(说得好听,其实就是为了多增加运费收入),往往超量放舱。

比如,正常情况下,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能装载10000个TEU集装箱,但船公司却可能放出12000个TEU的舱位。

问题来了,实际装载的时候,根本装不下这么多箱子。那多出来的咋办?就只能甩箱了。

货主和货代面对延期、罚款,甚至客户索赔的连环打击。这时候黄牛就来了,花 800-1300 块(个别船公司比较高,比如CMA可能要 1800),他们就能帮你 "保住" 箱子。

黄牛的本质是钻行业信息不对称、资源分配不均与“规则漏洞”的空子,搞灰色交易。

2. 

除了盯箱外,货代圈的黄牛花样其实不少。不只上海港有,其它口岸也多多少少存在黄牛现象,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灰色利益网络。

比如,拼箱爆仓时,"排队黄牛" 就冒出来了。正常情况下物流司机排队即可入仓,但加钱给黄牛买个号就能加塞,结果让拥堵越来越严重。

航运旺季时,美线、欧洲线这些热门航线有 "舱位倒卖" 黄牛,他们靠关系或技术抢来大量舱位,再高价卖给急需的货主,中小货代的利润都被他们吃了。

还有 "报关加急" 黄牛,声称能打通海关关系快速通关,收的 "打点费" 比正规代理贵多了,其实就是利用信息差催流程,甚至用假信息蒙混,留下一堆合规隐患。

港口拥堵成了全球性问题后,"拖车黄牛”也来了。他们控制拖车资源搞垄断,节假日前后拖车费暴涨200%都不新鲜,出货安排难上加难。

3. 

为什么黄牛能一直存在?

说到底,还是供需失衡的行业结构性问题。拿整柜来说,船公司超量放舱,拖车司机短缺,而进出口货物运输需求却在不断增长。这种供需矛盾为黄牛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当然,信息不对称也是个大问题。大船公司优先保障直客和大货代,中小货代和货主只能从黄牛那获取有限的资源,尤其是异地订单操作。黄牛能够利用 "信息差" 牟利,成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灰色桥梁。

再加上货代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着监管漏洞,缺乏有效的约束,给了黄牛生存空间。

黄牛的存在,有它的合理意义。不过,更多的是负面的。最直接的就是成本变高,侵蚀利润。其次,是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,增加了整个行业的安全风险。

虽然黄牛帮你搞定柜子,搞定进仓,搞定报关,搞定拖车....但从长远来看,黄牛其实是增加了行业的交易成本,额外的交易成本最终会转嫁给买家,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效率。

更糟的是损害行业形象。船公司将超放舱的风险,通过黄牛中介无形中转嫁给了焦虑的货主与货代,这是一种公平缺失与责任模糊。

货主发现得靠黄牛才能拿到基本的物流服务,对你这样正规货代的信任度就低了,阻碍行业健康发展。

4. 

黄牛现象是货代行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,反映了行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缺陷。

治理黄牛不是咱操心的事情。不过,我相信行业规范化是大势所趋。随着监管更严、技术更进步、行业更自律,会有那么一天,货代行业更透明、更规范。

这不,船公司电商化砍掉了中间环节,海关 "单一窗口"3.0 推开来,"买单出口" 这些不规范操作被严管......

相应地,黄牛的生存土壤会越来越薄。

整个国际航运业,都在等待一个更透明、更高效、更公平的答案。或许那一天还很遥远。

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需要理解与相信:

透明比 “关系” 更值钱,规则比 “盯箱” 更靠谱。少一点 “花钱保箱” 的无奈,多一点 “按规出运” 的安心,才是货代该有的样子。

版权提示:货代说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原创发布。未经许可,任何个人或组织,不得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任何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、公众号等媒体平台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随笔杂谈

用集装箱丈量世界——货代人的浪漫

2025-8-12 10:54:06

销售体系

学会这三招,让你的客户沟通丝滑顺畅

2025-3-11 8:17:49

商务合作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